导语:九月的哈体,秋高气爽,朝气蓬勃。9月6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25级新同学怀揣着热忱与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汇聚在哈尔滨体育学院。现在,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直击热火朝天、温情满满的报到现场!

一、精心筹备,只为等你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满校园,各部门、各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们早已各就各位,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等候新生的到来。为免除新生与家长初到时的奔波劳累,由学生志愿者与党员教师共同组成的迎新团队,早早守候在哈尔滨站、哈尔滨西站及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为每一位抵达的新生与家长提供温暖而周到的接送服务。
大巴车缓缓行驶的途中,志愿者们化身“校园向导” 与 “城市讲解员”—— 他们用鲜活的故事分享哈尔滨的俄式风情、冰雪魅力,细致介绍学校办学特色、专业优势,更把 “崇德尚勇、求知躬行” 的校训精神融入讲解,将学校的热烈欢迎与殷切期待,轻轻送到每一位新生的心间。
从晨光微熹到暮色四合,迎新专属车队始终穿梭在各站点与校园之间,只为让带着行李与憧憬的新生和家长,在奔波中少一分疲惫、多一分安心,稳稳抵达这方即将承载青春梦想的校园。校园里的每一处布置,更藏着满满的心意:校门口“欢迎新同学” 的立体展板格外醒目,各学院报到点的学长学姐早已整装等候、微笑引导,专人值守的行李寄存处免去 “拎包奔波” 的烦恼,宿舍楼下的彩色指引牌清晰标注每一条路线…… 从踏入校门到入住宿舍,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确保报到流程的高效、便捷与暖心。



二、迎新现场:热情如火,秩序井然
“一站式”服务,高效便捷: 在学校主干道各学院报到点,新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依次完成资格审核、档案提交、校园卡领取等环节。为迎接各位家长的莅临,学校特设家长休息区并提供免费饮用水,竭诚为远途而来的家长提供便利。愿以此为契机,共建家校沟通的桥梁,携手助力学生成长。




“红马甲”穿梭,最美风景线:人群中,最亮眼的是无处不在的志愿者“红马甲”。他们有的在门口引导,有的帮忙搬运沉重的行李,有的耐心解答疑问,成了校园里“最可靠的导航”。

“下车面”暖胃,“生日宴”融情:为欢迎远道而来的新同学,学校食堂特备寓意深长的“下车面”,并赠送整月餐券。这碗面不仅是为同学们洗尘接风,更承载着“长长久久、万事顺遂”的美好祝愿,愿同学们在此开启温暖的新生活。学校还将为当天生日的新同学举办温馨的集体生日庆祝活动。这份专属的仪式感,旨在让离家的学子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与归属,为他们的入学时光留下第一个难忘的专属记忆。



三、亲切关怀,指引方向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姜玉洪、党委副书记王春雷、贾妮燕等校领导在党政办公室、宣传统战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武装部(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迎新现场详细了解新生报到的有关工作,向广大新生及其家长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志愿者和师生。



姜书记一行首先逐一走访了各学院的迎新接待处,细致察看了各院的迎新布置、报到流程和特色展示。每到一处,姜书记都与迎新师生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新生注册报到情况、生源构成以及迎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对各学院精心筹备、独具特色的迎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姜书记一行前往校史馆参观检查。在馆内,他重温了学校自建校以来的辉煌历程与峥嵘岁月,从一代代哈体人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到近年来在体育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姜书记指出,校史馆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基地,是传承哈体精神的核心阵地,要求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好这一平台,组织好新生参观活动,让新同学们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能深入了解学校的光荣传统,增强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继承前辈遗志,勇担时代使命。




四、爱心通道,无忧启航
为切实保障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学校精心设立了“绿色通道”服务站,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兑现了“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报到当天,“绿色通道”前始终洋溢着温馨的氛围。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为新生讲解国家与学校的资助政策。学校不仅允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先行办理入学手续,还为他们准备了包含多项生活及学习用品的“爱心大礼包”,这份独特的关怀充分展现了哈体的人文温度。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亲爱的2025级新同学们,
愿你们在哈体这片热土上,
尽情挥洒汗水,点燃青春梦想,
未来可期,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