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

哈体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导航

overview

专业建设

News Content

【教研活动】计算机科学技术教研室课程思政建设学习与研讨

时间:2021-12-03
作者:ydrtkxxy

活动时间:12月1日

活动地点:尚德楼四楼机房10

活动主题:课程思政建设学习与研讨

参会人员:耿杰、陈少青、徐薇、韩金玉、宿琼、宋杨、刘大伟、王珊珊、杨天龙

主持人:徐薇

记录人:韩金玉

活动内容概要:

   一、 学习黑龙江大学金虎教授的《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二、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研讨

   1.课程思政是解决专业兴趣,专业认同,科学思维,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问题,是解决如何把事情做好的问题,主要采用隐形教育方法。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内容相结合,以教学案例与素材为载体,把爱党、爱国等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为人师,就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岗位,自己的学生,用心、用情、用爱去教书育人。

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每一节课中。例如:在介绍字处理软件Word时,会同时介绍我国金山软件公司生产的WPS软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介绍Word排版时,排出漂亮的版式,增强学生的审美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在课外课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讨论互助,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和谐共处的能力。

   3.大学的使命是立德树人,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把专业课属性改造成思政课,而是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知识指引。

   4.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个人必须上的终身必修课。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首先需要融入爱国主义情怀。虽然计算机技术发端于美国,但近年来,我国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众多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计算机类人才必须在贡献社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坚定的“魂”。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史,是爱国奋进的精神史,既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信息技术业的发展水平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前沿技术,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的优势与差距,又要理解信息化在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通过深入剖析关键技术应用中的使命担当,培养学生国家网络主权的意识,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一个方面,比如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