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由于疫情反复,线上教学模式已进入常态化。基于计算机基础学科的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线上教学模式,现从以下几点提出线上教学实践创新。
一、课前预习
在每节上课前,提前将第二天上课时学生要完成的上机作业发放到班级微信群中,让学生提前预习上机作业中的每一个操作题。有的操作题可能会,有的操作题可能不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上课时有侧重点的去听教师讲授的知识点。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使学生开拓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课堂教学
线上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总的教学目标划分成多个小目标,再将每一个小目标细化为一个个较容易掌握的“任务”,并通过这些任务实现总的教学目标。
教师设计“任务”时,要体现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和促进作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
例如,在讲授“Word2010排版技术”时,可先在计算机屏幕上展示已排版的“面对疫情如何调整心态?”、“冬奥未远 未来可期”等Word文档效果,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通过边讲边操作的形式讲授每一个知识点后,学生即可完成相应的“任务”,并最终实现了整篇Word文档的排版制作过程。学生不仅了解了疫情期间的一些防疫知识,也感受到了冬奥体育精神的魅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种亲身实践的热情,认为自己也可以做得更好。
三、课后拓展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期望他们能在一个较高层次上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给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每节课结束后都会布置课后作业,强化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