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集体备课由教研室主任赵晨琼老师主持备课,主要针对第二教学周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关节的概述和第二章第二节上肢的结构与运动,带领教研室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讲解,尤其强调针对重点内容: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要给予足够的讲授时间重点讲解。以及第二次课,上肢骨的组成中尤其构成关节的骨要重点讲解,让学生重点记忆。教研室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领会教学内容得同时学到了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研室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主要备课内容简介如下:
1. 说先复旧到新,通过提问、主动回答问题使同学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 讲授本次新课的重点难点,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路清晰。
3. 首先讲授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在讲授过程中应用画图笔分别指出关节结构具体名称,使同学们更好记忆。
4. 讲授关节的分类:按关节面和关节运动轴两种分法。在讲授过程中分别举出关节类型的例子,并将两种分法的关系进行讲解。
5. 讲授关节的运动,在讲授之前复习之前讲过的内容:人体的基本轴和基本面,进而讲授环节绕关节的三个基本轴在三个基本面内做运动,具体的运动名称为:屈与伸、外展与内收、旋内与旋外、水平屈与水平伸、环转。
6. 讲授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接近本次课结尾,需要留出足够时间讲解,并具体说明关节面积大小的差异;关节囊的厚薄和松弛度;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度;关节周围骨骼肌的伸展性和弹性;关节周围的骨结构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关节运动。
7.第二周第二次课程上肢骨的组成,首先复习上次课学习的内容,引入新的课程。
8.讲述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9.讲授人体骨的组成与数量,从而引入上肢骨的组成与数量,分别讲述上肢骨的组成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在分别讲解各骨的表面特增。
10.针对构成关节的骨,如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要重点讲解。
11.在讲授过程中如果同学掌握效果好可以引入骨构成的关节进行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