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

哈体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导航

overview

工作动态

News Content

【学术活动】“2024携手迎亚冬 运动促健康”研讨会在哈尔滨体育学院隆重举行

时间:2024-03-31
作者:


2024328--30日,“2024携手迎亚冬,运动促健康”研讨会在哈尔滨体育学院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营养分会主办,哈尔滨体育学院和哈尔滨市体医融合健康学会承办。研讨会共设开幕式,专家主题研讨,3场平行专题研讨,1堂爱国主义思政课,全程为期3日。30余位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嘉宾及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功能,提升区域健康软实力,助力2025哈尔滨亚冬会,赋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

 

健康中国我行动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说明: 662d51137b018d0b9c117c6d68f2dad

体育艺术学院副教授孙涛编排,体艺学院学生表演开场舞《健康中国我行动》

 

哈体学子开场表演《健康中国我行动》活力四射、激情舞动点燃全场!哈尔滨体育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曹连众隆重宣布“2024携手迎亚冬  运动促健康”研讨会开幕!

说明: 曹校长主持.jpg

哈尔滨体育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曹连众主持开幕式

 

黑龙江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刘锐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在冰城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召开前举办,着眼于“2024携手迎亚冬运动促健康”这一主题,既是对亚冬会的助力和宣传,也是激励更多人积极投身建设“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热切期待。相信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对运动促进健康的研究成果,定能为“健康龙江”建设赋能,为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

说明: 9Z4A2274.JPG

黑龙江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刘锐在开幕式上致辞

 

哈尔滨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姜玉洪致欢迎词,他代表哈体院党委、行政对与会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哈体成长发展的各行政主管部门、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谈到,体医工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健康事业的新举措,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和体育运动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活力。举办本次论坛就是在新阶段、新格局、新形势和新理念的引领下,齐聚国内体育、医学、工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运动促进健康、体医工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内容、新路径。在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发挥体育界、教育界、医学界等产学研领域的资源优势,解决运动促健康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为推动健康事业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说明: 9Z4A2300.JPG

哈尔滨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姜玉洪致欢迎词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张霞在线上致辞中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后,冰雪运动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我们要借着2025哈尔滨亚冬会的“东风”,以亚冬会为契机,让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它将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欢乐,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增添时代光彩!从竞技体育到群众体育,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一脉相承,映照着我们一以贯之的使命。让我们携手以2025哈尔滨亚冬会为引领,推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说明: c615617740c75fa8057d629bb221e39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营养分会主任委员张霞线上致辞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段锐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院长王香生教授,天津体育学院原副校长张勇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王安利教授等10位国内运动人体科学、医学、工程学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营养分会秘书长、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主任安楠教授,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会长、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康复研究中心张漓教授和哈尔滨市体医融合健康学会代表参加开幕式。哈体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学院教师、学生代表们早早来到会场,热切期盼这场盛大的学术盛宴。

 

大咖云集分享运动健康前沿学术 专家群策体医工融合发展

 

说明: 66dee158809ceb590880114e5cadf28

2024携手迎亚冬 运动促健康”研讨会合影

 

专家主题报告。本次研讨会邀请到10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大会主题报告,专家们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分享关于“运动促进健康”的新理念、新特点和新方法,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深入解析运动促进健康的探索与实践,客观分析阐释体医工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内容、新路径。专家们的主题报告不仅为广大同仁带来一场学术盛宴,更拓展了与会同仁“如何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功能,为全民健身智慧赋能。”的解题思路。


说明: 5249647637455d1d1cd9cd4bd0ac085

段锐教授作主题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段锐教授主题报告《从表观遗传看母代运动提高子代运动表现的机制》,阐述了子代运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解析了母代运动积极影响子代机体保护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方式路径。

 

说明: 2341721f436ad92eca728cb9d10e968

王香生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王香生教授的《Time Restricted Eating on Health and Exercise Performance时间限制性饮食与健康及运动表现》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对时间限制性饮食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一天在指定时间内进行饮食,其余时间限制饮食,这种饮食方式对体重、内脏器官、新陈代谢、多样化营养和恢复内脏器官疾病的益处。

 

说明: d70f38676139652098db7ced4c9d6cc

王安利教授作主题报告

北京体育大学王安利教授《有氧锻炼与力量锻炼在代谢性疾病预防中的冲突与统一》主题报告,指出有氧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风险,力量锻炼可增加关节稳定性和减少肌少症的发生,建议人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锻炼,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尽量分开进行。

 

说明: cbf3d4dd52efb41839897afe2a006a7

张勇教授作主题报告

天津体育学院原副院长张勇教授作《运动促进健康:从经典运动生理学到整合转化运动生物学》主题报告,报告以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进程为切入点,并整合运动生物学的相关研究,从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深入阐述“运动是良医”科学理念。

 

说明: d68fc91271d88a51e0448e080bc6ace

王琳教授作主题报告

上海体育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王琳教授作《惯性测量单元在测量跑步运动表现中的应用》主题报告,客观分析惯性测量单元IMUS优势,论证其可广泛应用于跑步运动学的测量、跑步动力学的测量和跑步损伤风险预测。

 

说明: 623a7ae1cb76e60e208d507703b39c4

贺刚教授作主题报告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贺刚教授作《封闭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指数”构建》主题报告,详细解析了构建北京市封闭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相关的“户外活动指数”,包括目的地可及性、步行基础设施、户外活动场地可用性、交通安全、步行障碍、社区美观度及社区治安,报告强调前三项指标在“户外活动指数”中贡献率较高。

 

说明: 0a621da3e2f3231fa669dbe0a20d7c9

黄雅君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浸会大学体育、运动及健康学系黄雅君副教授作《Optimizing the 24-hour movement behaviours for health:evidence and challenges(二十四小时行为与健康:研究证据与挑战)》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身体活动与睡眠关系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学龄前儿童的睡眠指数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以及儿童身体活动行为与生物节律的关系。

 

说明: e24b0e7439879cbb4e5f085652deeb3

陈亚军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陈亚军教授的主题报告《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关系的探索性研究》,多角度分析阐释了“以有氧运动为核心的体力活动能显著改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得出,相较于单一的体力活动或健康的膳食行为,充足的体力活动结合健康的膳食行为能更显著改善一般人群的抑郁症状,且二者有协同作用。

 

说明: f0f4c712e9d33a82d7518e4435436f4

常波教授作主题报告

珠海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常波教授主题报告《体医结合背景下数字赋能运动康复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深入阐释了数字技术赋能运动康复领域的主要内容、主要价值和主要意义,数字技术赋能运动康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数字技术赋能运动康复领域的未来展望和建议。

 

说明: 47738fa061a544692df5fe4bd9e7f94

林文弢教授作主题报告

珠海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院长林文弢教授主题报告《运动人体科学与“体医工”融合》,客观阐述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历程、体卫融合的发展现状及体医融合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通过体医工融合研究实例解析,为进一步促进体医融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场平行专题研讨。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务处处长姜春平教授主持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康复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王安利教授作主题发言,他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竞技体育服务、大众健康促进、最新科研进展等角度,全面分析运动康复专业各层次人才职业发展趋势。哈尔体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宇飞教授立足哈体近3年运动康复专业本、硕招生和就业情况,谈了对运动康复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姜春平教授分析哈体院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与冰雪运动相结合的必要性,提出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运动康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韩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李春萍、教师张颖与哈体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师代表就南北运动康复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思想碰撞,旨在探索区域运动促进健康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区域健康软实力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说明: 494827f937b568acf36b0b60f3cc2b1

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康复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

 

哈尔滨体育体育科学研究院副主任汪宇峰教授主持体医工融合发展科研平台建设专题研讨,原天津体育学院副校长、天津市运动生理学与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勇教授,珠海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院长林文弢教授、体育学院常波教授,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院长贺刚教授,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院长翁锡全教授,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运动康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漓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脑功能与神经康复实验室主任唐强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龚伟教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克义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吴雪松教授,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李素萍教授、张颖教授,哈体院运科学院院长李丽教授、副院长刘宇飞教授、运动机能评定实验中心主任秦颖等专家进行深度交流研讨。“体育、医学、工程”三大个领域密不可分,相互交叉融合,能够形成协同效应,强化促进全民健康和疾病预防的作用。会上专家学者们凝聚共识,巅峰对话,碰撞智慧,带来了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相互学习和汲取创新经验,赋能医疗、教育、体育、机械电子工程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说明: 体医工大厦建设研讨会.jpg

体医工融合发展科研平台建设专题研讨

 

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晓琳教授主持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发展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香港中文大学王香生教授、上海体育大学王琳教授、中山大学陈亚军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黄雅君副教授、韩山师范学院温搏教授以及哈体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参加研讨。与会专家和同行围绕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发展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交流与探讨,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运动人体科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发展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专题研讨

 

让人民更强健实现梦想  为民族之复兴贡献力量

研讨会最后一程,参会专家学者与哈体师生共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同上一堂“勿忘国殇 砥砺奋进”爱国主义思政课。

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序厅墙壁上,六种语言写出的“反人类暴行”在警醒世人,走过一个个展区,在有悖科学伦理、泯没人性的罪证展品前,专家们沉重凝望,师生们红了眼眶。缓行在漆黑的忏悔墙筑成的甬道,解说员的道别:“别回头,向前走,出口处有光明,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在重见阳光的一刻专家和师生驻足仰望在烈烈寒风中热烈飘扬的五星红旗,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战争!致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上海体育大学王琳教授表示,研讨会最后这堂爱国主义思政课会让我终生铭记,铭记国殇之痛,铭记科研为国,铭记立德树人。同行的哈体运科学生李雨桐表示,与专家和老师们同上这堂思政课,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落后必遭欺凌,吾辈定砥砺奋进,加倍勤奋学习,加倍苦练本领,让人民更强健实现梦想,为民族之复兴贡献力量!

说明: 731拼图.jpg

专家学者与哈体师生共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共上一堂爱国主义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