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到学习“四史”,这是党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继续发扬重视学习、善于进步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将历史经验、现实发展与未来战略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政治任务。2020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的概念。
一、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理论创新的养料,并把总结党的历史,用党史教育全党作为统一思想,端正党风继承传统,开拓前进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专注从党和国家的历史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念,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为四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共产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
第二、把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当前国内外两个大局同步交织,互相激荡,世情国情社情都发生巨大变化,绝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深受社会转型的影响,意识逐渐增强,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仍然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缺乏对各种思潮的辨别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四史教育作为带有鲜明价值取向的“历史课”,不仅需要讲好传授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知识,更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或帮助同学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身奋斗的有用之才,让学生在四史的学习实践中去思考辨析,提高学习兴趣,用于思考知识,勤于钻研理论。
第三、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着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
四史教育的基本教学逻辑就是从讲党的历史开始,从建立学生正确历史观,着眼最后落脚,让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加强高校四史教育,对立德树人,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作用。
一、有助于解决历史教育为谁服务的价值观问题。
二、有助于解决观察历史和分析律师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
三、有助于解决国家育人育才和增强学生使命担当的问题。
第四、“四史”的学习教育,更具有历史与现实重要意义。
一、学习“四史”是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的前提与基础。
二、学习“四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理清历史脉络的必然要求。
三、学习“四史”是汲取经验智慧,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
四、学习“四史”是坚定理想信念,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五、学习“四史”是发掘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动思政课创新,掌握学习研究的叙事权、话语权的应有之义。
体育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组织全院学生观看“四史教育?微领学”,帮助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建设成果,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家国情怀。
2017级学生观看直播
2018级学生观看直播

2019级学生观看直播

2020级学生观看直播
学史明理,以史鉴今。推动“四史”教育学习,贯通学思践悟,做到奋发有为,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通过“四史”教育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四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转换为勇于担当、砥砺奋进的实际行动,为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