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体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导航

overview

工作动态

News Content

聚焦培根铸魂任务 提升启智润心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程建设研讨会

时间:2023-03-12
作者:

为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关键课程作用,深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尚德楼400会议室召开思政课程建设研讨会,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隋芳莉主持。

会上,副院长隋芳莉首先围绕“课程建设目标是什么”、“怎么建设”和“怎么评价建设效果”三个关键问题交流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她重点分享了教学量表的设计和学情分析法在“纲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并以“精准思政”为理念,交流了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快建立和共享资源库等未来工作设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冯博老师从转变教学范式、同步提升双向获得感、增强党的创新理论阐释能力等三个方面交流了自己的做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郝姝媛老师以做好备课工作为重点,强调提升教师理论广度深度高度的重要性;“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负责人宋磊老师分享了课程建设中学情调研、专家指导与教学反思的具体做法。学院老中青不同年龄段教师代表丁毅农、刘中原、郝伟、李锦唯依次发言,分享经验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为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有力举措。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海龙认为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党的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生思想、师德师风等工作,将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殷殷嘱托入脑入心、落实于行。

院长高丽进行会议总结。她谈到认真聆听了每位教师的发言,有很多感受,也有相关思考。一是要正确认识思政课的功能作用和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这是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和使命所在。新时代一名好的思政课教师,必然是教学能力突出、科研能力突出,且回归教学本位,这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导向。为师为学为人为事要以身做则,致力于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二是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要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必要性、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要从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等多方面精益求精,优化教学设计,用好用活“大思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三是从重视教研科研工作的价值意识方面强调教研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教研科研的“隐形动力”,三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要处理好教学、教研与科研的关系,促进思政课程内涵式发展。

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们对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迪。“思政课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将以本次经验分享交流为契机,不断夯实理论根基,变革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素养,促进我校思政课程建设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