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近期工作的总体部署,为推进新学期教研室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9月16日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以如何分析“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文明”为主题,召开线上教学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隋芳莉主持。
刘琳琳老师认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文明”这一观点混淆了行为者的“行为目的”和“行为功能”,西方入侵中国主观目的是把中国变成殖民地,不是让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强国,西方国家给殖民地国家带来的是种族灭绝、失业、血腥屠杀和贫穷落后。李鑫老师用印度、非洲等国的案例揭露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本质。尹凯丰老师通过列宁的文章《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提升了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高度和深度。
最后,教研室主任隋芳莉进行了总结。她认为,从目的和本质看资本——帝国主义来到中国的目的是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从手段看,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的方式将中国变成西方的半殖民地;从结果看,资本——帝国主义主义造成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一定程度带来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她建议采用辩论、讨论等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并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认识到“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文明”观点的错误在于:美化殖民侵略、掠夺的目的和本质;掩盖战争的罪恶性、侵略性、野蛮性,无视文明交流应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应根据民族发展特点借鉴;没有看到资本——帝国主义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此次集体备课会强化了授课教师的问题意识,扩展了教师的学术视野和授课思路,为引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现讲深讲透讲活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也在增强学生获得感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上迈出重要一步,必将有力促进纲要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